creo2.0高級指令詳解-8.11 使用Evalgraph函數
“基準圖形”計算函數可讓您使用圖形特征通過關系來驅動尺寸。尺寸可以是截面、零件或裝配尺寸。在關系中使用 Evalgraph 的語法為:
• evalgraph("graph_name", x)
其中:
• graph_name - 圖形特征的名稱。
• x - 沿返回 y 值的圖形的 X 軸的值。
以下是在關系中使用 Evalgraph 的示例:
• d1 = EVALGRAPH("GRAPH1" , d2)
在本例中,您可以通過該關系控制尺寸 d1。當在模型上修改 d2 時,系統會使用指定的圖形將此值作為 x 值進行計算,并為 d1 返回相應的 y 值。
您還可以在更復雜的關系中使用 Evalgraph,例如:
• d1 = 1.5* EVALGRAPH("GRAPH1", d2+d3*sin(d4) )
通常會針對圖形特征已定義的 X 軸值來計算圖形特征。當在定義的范圍之外計算它時,會外推 Y 軸值。系統會通過從初始點延伸回相切線,針對小于初始值的 x 值來計算外推的 y 值。同樣,系統會通過從終止點延伸出相切線,針對大于最后值的 x 值來計算外推的 y 值。
當您創建圖形特征的截面關系 (例如 sd1=evalgraph("CONIC", trajpar*5)) 時,此關系會變成特征關系。會在零件關系之后計算特征關系,并在重新生成它們所屬特征時計算它們。因此,如果關系執行幾何計算 (例如兩點之間的距離),則將其作為截面關系使用時,相對于作為零件關系使用,會提供不同的結果。
“基準圖形”計算函數可讓您使用圖形特征通過關系來驅動尺寸。尺寸可以是截面、零件或裝配尺寸。在關系中使用 Evalgraph 的語法為:
• evalgraph("graph_name", x)
其中:
• graph_name - 圖形特征的名稱。
• x - 沿返回 y 值的圖形的 X 軸的值。
以下是在關系中使用 Evalgraph 的示例:
• d1 = EVALGRAPH("GRAPH1" , d2)
在本例中,您可以通過該關系控制尺寸 d1。當在模型上修改 d2 時,系統會使用指定的圖形將此值作為 x 值進行計算,并為 d1 返回相應的 y 值。
您還可以在更復雜的關系中使用 Evalgraph,例如:
• d1 = 1.5* EVALGRAPH("GRAPH1", d2+d3*sin(d4) )
通常會針對圖形特征已定義的 X 軸值來計算圖形特征。當在定義的范圍之外計算它時,會外推 Y 軸值。系統會通過從初始點延伸回相切線,針對小于初始值的 x 值來計算外推的 y 值。同樣,系統會通過從終止點延伸出相切線,針對大于最后值的 x 值來計算外推的 y 值。
當您創建圖形特征的截面關系 (例如 sd1=evalgraph("CONIC", trajpar*5)) 時,此關系會變成特征關系。會在零件關系之后計算特征關系,并在重新生成它們所屬特征時計算它們。因此,如果關系執行幾何計算 (例如兩點之間的距離),則將其作為截面關系使用時,相對于作為零件關系使用,會提供不同的結果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