方法一 直接螺旋掃描一體做出
模擬螺紋的實際加工過程,我們通常應使用切除法生成螺紋。下圖示例是做一個M10 x 1.5的普通螺紋。先做一個外徑10的圓柱。然后用“螺旋掃描”生成切除特征,生成螺紋。螺旋掃描的軌跡如下圖,軌跡由一直線段和一圓弧組成,直線段端點作為螺紋起點,它偏離螺釘端面一個螺距(這個距離可根據實際情況自行確定)。直線段在圓柱上長度為21,此為螺紋有效長度,圓弧部份的另一個端點軸向偏離共用端點1.5,此為不完全螺紋的長度,徑向偏離共用端點一個螺牙高,用公式計算如下。收尾的關鍵即是這一個徑向偏離,向圓柱的外部偏移一個螺牙高,正好掃描切除到軌跡終點時,刀具離開工件。

草繪截面,即螺牙形狀,如下。標準的公制螺紋,其螺牙形狀并非是個三角形,雖然實際加工中有直接用尖角車刀車出來的(當然也可畫成三角形或者其它牙型)。下圖數據按M10 x 1.5普通公制螺牙的形狀繪出。繪完截面。生成的螺紋即自然帶有比較符合加工實際的收尾。(不完全螺紋長度可根據實際情況調整)。

此法做成收尾如下。當然截面畫成三角形的話,也是一樣的。可以看到,收尾很自然,至于收尾部份的具體長度,可根據實際情況調整,并不一定用我這例子里的1.5

方法二 先做螺紋再混掃收尾
先做螺紋再混掃收尾,這種方法是很多書上都介紹的一種“經典做法”,麻煩且做出來的東西不怎么符合實際加工過程及加工效果。這里也一并介紹。一樣用切除加工,先做出外徑10的圓柱。再用螺旋掃描切除生成有效螺紋部份,掃描軌跡僅由一段直線段構成,如下。

草繪截面,即螺牙形狀。如下圖,要點同方法1。當然也可直接畫成三角形,或用其它的螺牙形狀。草繪完畢,生成有效螺紋部份。

做收尾用軌跡。用投影法做一段曲線,曲線的一個端點必須要在上一步做的有效螺紋的結束端面中線上。參考下圖

投影到圓柱面上,生成曲線如下圖。

混掃收尾。
用上一步生成的曲線做軌跡,混合掃描切除,生成螺紋的收尾部份。混掃用2個截面,與有效螺紋末端重合的截面,直接引用有效螺紋末端的形狀,不完全螺紋部份的結束處截面,為一個點。生成的收尾如下圖

這個是很早的proe教程了,今天特地在此呈現,說明他的經典和可傳承性。